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學習誠實地接觸情緒


一個長期對情緒缺乏認識的人,輕則脾氣暴躁,嚴重者會變得自欺欺人,缺乏真誠,最後甚至變得偽善、人格扭曲等。

其實透過接觸情緒,是一個讓我們真誠地認識自己的渠道。例如內疚,它是良知受到干擾而衍生的情緒,若然沒有內疚,我們連做錯事都不自知;又例如恐懼,它是讓我們感到安全受到威脅,再深一層來說,它是令我們知道自己的限制,自覺有限才覺悟自己渺小。
究竟要怎樣才能真誠地接觸情緒?......

一) 開放 (Non-judging)
很多時侯,批評令我們想改變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對自己的感受予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去接受,我們便能如實地察覺自己的內在經驗。

二) 耐性 (Patience)
耐性是一種智慧,有耐性的人,會明白萬物皆有時,欲速則不達,我們要對自己培養這份耐性。

三) 初心 (Beginner's Mind)
活在此時此刻,我們以「初心」的眼光來看周遭的一切,因為每刻經驗都是獨特的,蘊含生命本身的無限生機,如此我們會在平凡中看見不平凡。

四) 信任 (Trust)
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感覺,學習聆聽自己的內在聲音。當我們對自己信任,也會更多信任別人。

五) 無求 (Non-striving)
有時我們做任何事都帶着目的,但接觸自己的內在經驗,純粹是為做回自己,純粹以活在當下的態度,接納每刻的經驗。

六) 接納 (Acceptance)
以如實的態度接納事情的本相。接納並不代表我們要喜歡或被動地面對一切,又或者啞忍任何不妥當的行為;接納只是如實地面對當下的所思、所想、所見。

七) 解執 (Letting go)
我們內心對某些思想、感受和情境都有所偏執,若是美好的經驗,我們想把它延長;若是不快的經驗,我們想除掉它;其實我們能以開放的態度放下偏執、接納事情的本相,去迎接每刻的經驗。

摘錄自黃麗彰(2006),《情緒傷害的醫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