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6 Habits of Highly Empathic People (HEP)

1.      Cultivate curiosity about strangers;
Curiosity expands our empathy when we talk to people outside our usual social circle, encountering lives and worldviews very different from our own. 

2.      Challenge prejudies and discover commonalities;
We all have assumptions about others and use collective labels—e.g., “Muslim fundamentalist,” “welfare mom”—that prevent us from appeciating their individuality. HEPs challenge their own preconceptions and prejudices by searching for what they share with people rather than what divides them.

3.      Try another person’s life;
HEPs expand their empathy by gaining direct experience of other people’s lives, putting into practice the Native American proverb, “Walk a mile in another man’s moccasins before you criticize him.”

4.      Listen hard – and open up;
But listening is never enough. The second trait is to make ourselves vulnerable. Removing our masks and revealing our feelings to someone is vital for creating a strong empathic bond. Empathy is a two-way street that, at its best, is built upon mutual understanding—an exchange of our most important beliefs and experiences.

5.      Inspire mass 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We typically assume empathy happens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s, but HEPs understand that empathy can also be a mass phenomenon that brings about fundamental social change.

6.      Develop an ambitious imagination
We also need to empathize with people whose beliefs we don’t share or who may be “enemies” in some way. Empathizing with adversaries is also a route to social tolerance. That was Gandhi’s thinking dur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Muslims and Hindus leading up to Indian independence in 1947, when he declared, “I am a Muslim! And a Hindu, and a Christian and a Jew.”

To read more: click here

Roman Krznaric (2012) Six habits of Highly Emphathic People. (greatergood.berkeley.edu)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哈佛公開課 :正義 – 一場思辨之旅(第9講)



日期:2014111(星期六)
時間:下午7:00-10:00 (9:00-10:00 集思會)
地點:香港城巿大學 學術樓() B5-210
聯絡:Desmond Chan 9033 4604 (請留言)
           Albert Jiao 5449 0550
報名:請到facebook 專頁登記


這是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Michael Sandel的公開課,全課程共12講。(本課將探討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的理論。 (分享會將播放選錄片段,參加者可自行從Youtube觀看有關影片,或閱讀《正義》第7-8章。)

不分種族、年齡、學歷,費用全免。All are welcome and it’s FREE!!!


什麼是公開課(Open Course)
公開課或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都是基於資源共享原則,利用互聯網公開演講及相關課程資料,供大眾免費下載。外國很多著名大學包括耶魯、哈佛及麻省理工等都已提供課堂實錄的公開課。其中較出眾的公開課平台包括有edX, Udacity Coursera等。
參考: OpenCourseWare (Wikipedia) | MOOC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為什麼舉辦公開課?
我們認為免費的公開課活動有助巿民增進知識。 透過協作學習及協作領導,我們希望參加者能提升自我反省能力並改善人際關係。在這一片細小的天空,我們將體驗平等相處和分享的自由,學習彼此尊重,認識身邊不同的人、嘗試了解彼此帶著不同的經驗和角度看世界,在跌跌碰碰中一同求進。

自主及終身學習
透過自主學習,我們或許可以突破功利的框框。追求學問,因此可以不完全等於職業培訓或追求社會認同的手段。自主學習的學習課題、內容及步伐可因應自己的需要調整,可跨學科及支援終身學習。

非規範學習
有別於一般的正規教育及職業培訓,非規範學習(informal and non-formal learning)强調配合個人多元發展的自主學習。本會認為公開課活動能鼓勵巿民參與非規範學習,有助個人多方面潛能的培育及發揮。

協作學習
透過資源共享,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在共同有興趣的課題,一起合作、交流和分享,發揮協同效應,提升學習的果效。此外,共學者亦可透過組織協作學習小組,彼此分擔購買學習資源的成本,亦可透過網誌等與其他志趣相投的朋友聯繫,分享學習經驗及資源。

扶貧及社區教育

透過免費的公開課,本會期望義工組可在本港各社區,以至海外偏遠及貧困地區開設資源共享中心,讓世界上每一個人均可免費獲取知識,收窄貧富之間的資訊落差(digital divide) (: 本會將計劃開辦香港公開學院,歡迎有志之士透過本會的協作領袖服務隊,共同參與策劃與落實計劃。)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TeaCup 讀書會 + 民間社會創新集思會

TeaCup讀書會
TeaCup讀書會一個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以互相尊重的態度,透過閱讀活動彼此分享,學習聆聽、反省,追求個人成長及建立互助社群。我們會到訪不同地方進行讀書會,並鼓勵社區設置漂書區。與會者請攜同書籍作推介分享,另有漂書活動可轉贈或交換借閱二手書籍。

日期 2014 1018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3:00-5:00 (4:00-5:00 集思會)
地點: HC CAFE
灣仔 太原街38A-C號舖
內容: 1. 自選書籍介紹
           2. 主題選讀
           3. 漂書
主辦:國際協作動力

聯絡:Desmond Chan 9033 4604 (請留言)
備註:如有漂書,請於fb活動頁發布。

民間社會創新集思會(10月份)
10 月份第二次集思會將於TeaCup讀書會活動最後一小時舉行,請預留時間出席:
1018()
TeaCup讀書會 (3-5pm), 灣仔太原街38A-C號舖
: 將分組討論協作領袖社會服務項目及社會企業發展項目

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51711828322491/

參加活動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學習型家庭生活量表

想知道自己與家人的學習發展狀況如何嗎
 
以下這份由嘉義師範學院林淑玲、廖永靜兩位教授設計的問卷,可以提供我們檢視自家的學習狀況,填完它,相信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它是我們邁向學習型家庭的最佳指南。
 
請務必誠實的回答每一個問題,然後才看計分解釋。
 
01‧我凡事都以家庭為第一優先。
02‧我常帶給家人快樂。
03‧我們家人會相互支持對方的願望。
04‧當家人遇到問題時能相互支持。
05‧家庭成員間有一種「相繫相屬」的感覺。
06‧家庭成員能以自己的家庭為榮。
07‧我願意配合家人需要調整自己工作的時間。
08‧我們家人之間幾乎每天都有閒聊時間。
09‧家人相聚時很有話說。
10‧我不會藉口避開與家人的相聚。
11‧和家人在一起,我覺得很快樂。
12‧家人喜歡一起共同活動〈如做家事〉。
13‧我認為如果我和家人發生衝突,我或多或少應負些責任。
14‧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實現自我的願望。
15‧我很清楚自己的生涯發展藍圖。
16‧我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17‧遇到問題時,我不會立即責怪家人。
18‧我和家人重視彼此的成就。
19‧我和家人意見不同時,我不會強迫對方接受我的意見。
20‧我不會對家人大聲怒罵。
21‧我和家人之間可以自由提出不同意見,或說出彼此想說的話。
22‧我和家人談話時不會展現權威。
23‧我會對家人表露自己的心事。
24‧我會盡量傾聽家人說話。
25‧我們經常全家出遊或運動。
26‧我經常和家人一同閱讀。
27‧我們經常全家參觀展覽或欣賞演出。
28‧我經常教導孩子學習各項事物。
29‧我們家有書房或適宜閱讀的地方。
30‧我和家經常借書或買書來看。

詳見下列網站:

http://ww2.anjh.tn.edu.tw/104/巿/scwq2010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