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建立自信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喜歡;對自己的喜歡,來自於真的接受自己的限制,以及活出自己的好。跟健康的朋友在一起,除了被接納,還會得到讚嘆,這有助增長我們的自信。用心活出自己,擁有屬於自己的真實經驗,在辛苦掙扎的同時,不忘為自己累積一個又一個喜歡自己的美好經驗,便為自信播種和扎根。我們可以回味每日最快樂的時刻、欣賞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或獨特之處,每天一點一滴的建造「更喜歡自己」的堡


摘錄自:黃士鈞,《做自己,還是做罐頭?》,(臺北巿:方智,2012),頁86-98

面對批評

如果批評來了,我們先辨別有沒有我們可以負責的部分,有就記在心裡。然後,接下來的重點是:不要活在批評的陰影裡。因為批評你的人,不一定是喜歡你、關心你、愛護你的人,他們通常也不是你未來會想要成為的樣子。如果讓自己一直活在批評裡,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扭曲自己,逐漸符合了那些我們不想成為的人。而且,一直把眼光放在批評的世界裡,你會越來越難受,越來越不舒服,能量越來越低。這麼一來,根本就沒有進步的動力與往前的心力。

所以,如果要進步成長,就要記得把自己的眼光,從被批評的世界裡,移動到那些真心愛我們、鼓勵和支持我們的世界裡。因為在這樣的氛圍裡,我們會一邊成長,一邊喜歡自己,而不是表面上成長了,表現好了,但卻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摘錄自:黃士鈞,《做自己,還是做罐頭?》,(臺北巿:方智,2012),頁5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做自己,還是做罐頭?

相對於「做自己」,就是「做別人要我做的」。做別人要我做的,就是根據社會期望去做應該做的,我給這樣的行為取了個誇張的代名詞,叫做「做罐頭」。(因為罐頭是工厰生產線上大量製造的產品,每個罐頭產品幾乎一樣,也都安全地成為社會需要的東西)

做罐頭,符合了社會的期待,於是成了穩定社會的力量;做自己,同步了內在的流動力量,活出了生命的美麗,也為世界增添色彩。所以,做罐頭很好,做自己也很好。

為什麼要當罐頭?因為罐頭有其存在的必要,這個社會是設計給罐頭來活的。做罐頭輕鬆很多,因為罐頭的世界可以少掉很多麻,也不必跟旁邊的罐頭解釋太多。 因此,當罐頭可以省掉很多很多對抗社會期望的壓力。省掉這些抵抗的力氣,可以用來好好地「做自己」,於是我開始有空間和力氣,可以靜靜扎實地寫文章,實現當作家的夢想。

對大部分符合社會期待的人來說,「穩定與安全」是第一優先。所以,冒險不被鼓勵;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常常被警告。因為那些符合社會期待而活的朋友,心裡也有蠢蠢欲動的夢想,如果他們鼓勵我冒險,那他們如何面對不敢實現夢想的自己?所以,那些警告的話,其實是他們在對自己說的,是要阻擋他們自己的;而我,可以擁有自己的聲音,擁有自己的選擇。

美麗,常常來自於冒險。雖然你我都知道,那個冒險的過程,社會不會為你背書,因而孤單很多,挫折不會少,就看你的人生想實現什麼了!

做自己,意思是聽從心裡的聲音、實現自己的心、長成自己希望的樣貌。活出自己希望的樣子,是你生命的責任。做自己的路上,常常會孤單,而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同時,因為嘗試了,會減少遺憾,於是生命得以更有完整感。

所以,當心裡的聲音很大的時侯,做自己會很美;當心裡的聲音普通的時候,做一點罐頭,做一點自己,挺好;當心裡的聲音跟社會期待一樣的時候,那就享受做罐頭的輕鬆吧!


黃士鈞,《做自己,還是做罐頭?》,(臺北巿:方智,2012),頁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