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愛情與夢想

          ......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過夢想,人自孩提時代,在繽紛鮮艷的貼紙、色彩豐富的童話故事中,已經開始織夢。在青少年時期夢想逐漸成形,在成年時期以生命抉擇、職業、生活形態把夢想體現出來;有時侯,人亦會被迫在現實的壓力和種種限制下,把夢埋藏。
 
          夢想是甚麼?夢想一方面牽繫於個人的潛能氣質,另方面是對世界的感知和回應。夢想可以說是人自孩提起與世界交往接觸而產生的憧憬和核心願望,也是推動一個人進取前進的生命力量。
 
          一個少年人感知世界顛沛流離,而又有幸碰見可羨慕的偉人榜樣,可能會產生夢想成為革命家、醫生、宣教士、社會工作者;一個敏感而情感豐富的心靈,接觸到世界的變幻多姿、喜怒哀樂,可能渴望成為音樂家、畫家、文學家、藝術工作者。
 
          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將夢想孵化成可以投身的事業,然而更多人的夢想缺乏水分、陽光栽培,於是夢想只有一個含糊的輪廓。例如一個人的志願是可以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或者可以自由自在,環宇飛翔。
 
          有一些人卻未能深入地探索或發揮自己的內在氣質,夢想建基於某些匱乏經驗的追認補償,例如要出人頭地、吐氣揚眉,高薪厚職、生活舒適,不再受人白眼,或一洗窮酸悶氣。這是匱乏文化的特殊現象。經濟起飛了的西歐社會,有更多青少年人的夢想是外展的,挑戰自我限制的,如攀登額菲爾士峰,做一個戰地記者,或科學研究員,研究宇宙、海洋、星際的奧祕。
 
         有些人限於一些強大的外在合模壓力,可能從來就沒有成長的空間,也沒有被引導認識自己、感知世界,只不過世襲他人的願望,如父母、長輩或社會的期望,做個成功人士,做醫生、律師、會計師,做一個合流而有體面的人。未曾建立自己夢想,或早年夢想夭折的,最容易在中年以後,或退休時期出現目標真空的危機感,對人生感到莫大的悵惘。
 
          許多時候,人的夢想代表了這個人的生命核心,包括他一生的關懷、他的生命取向,和人生的價值所在.....
 
          人生是一段旅程,人生出來便展開了尋覓意義,背負使命的行旅。一個人獨自在人生旅程中尋夢,自由自在,可以全神貫注,無後顧之憂,可是沒有共享共分擔的伴侶,這樣的旅程也是孤單的,所以,情愛與婚姻是一份恩賜、是一種抉擇,這個伴侶能否配合我的人生步調?能否與我同步前行?我對他的愛和照顧能否與自己與人生的熱愛和追求並行不悖,抑或水火不容、互相埋怨、彼此拖累?
 
          ......說到底,終身廝守的愛情本身也是一個高貴的夢想。既然,每一個被創造的人都是一個尊貴的仁者,那麼,我們不是去嫁或娶一個服侍我的僕婢、一個使我體面的裝飾品、一個隨我使喚的助手;而是必恭必敬地迎接一項神聖的使命,從對方父親手中接來一個可貴的生命,終身保謢她/他、愛護她/他,竭力尋求她/他的幸福,彼此尋求對方的幸福,相識相遇,此生不渝。


摘錄自霍玉蓮《怎可以一生一世》


pdf 文件: 愛情與夢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