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發現受苦意義的條件

要從受苦的經驗中感悟當中的意義,究竟要什麼條件才可以配合?

一) 受教的心
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往往聽不到、看不見生命給我們的啟示;惟有虛己的人,隨時準備自己迎接生命的體驗,才能透過種種際遇,姑勿論是內心的呼聲、大自然而來的啟迪、別人一句提醒的說話等等,去感悟人生的真相。

二) 拿出勇氣面對
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人。當人承認自己是有瑕疵時,才不致傾盡全力自我保護,以辯解為自己脫圍,這樣才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真實本相。惟有真誠,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否則只是做點門面工夫,用來遮掩一下,企圖欺騙別人、欺騙自己。

三) 操練的功課
現代人最大的毛病是心急,當發現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便立即想透過意志來改變自己,以期收即時之效。然而很多生命的改變是靠每天點點滴滴的操練而來的,要真正修養品格、陶冶性情,不是用一、兩個月或一、兩年時間急速地看書、聽講座便有顯著的成果,而是經年累月,浸淫在文化修養的操練中,方才見效。

四) 安靜的功課
透過安靜的時間,讓自己獨處,不需要介懷別人的目光,不太着意人家的評價,只是靜靜地、如實地察看自己,才可以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有時太留意別人的反應,內心衍生擔心、恐懼、憤怒,有時不能自拔地指控別人,有時苛刻地自我鞭策,這些反應有如心靈的塵埃,消耗很多心力來應付,令我們看不清自己的本相。

五) 內省的功課
一日三省吾身,透過內省、觀察自己的一切內在經驗驗,不加以評價、不加以辯解,純粹以一個內在的自我觀察認識自己。這種內省的能力是人類最寶貴的禮物之一,還未泯滅的良知便是這個內省能力的彰顯。

六) 從大自然中感悟
筆者有一些朋友,他們自小從鄉村長大,我發覺他們都有一種悟性,是在城巿長大的人所缺乏的,他們彷彿有一種內心的豁達,有一種因大自然而培養出來的悟性。我相信這種悟性不是靠人為的建築物可以領受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可洗滌心靈,提高悟性。

七) 聆聽忠告
有了安靜的心,便可以分辨哪些是別人惡意的攻擊,哪些是別人誠實的忠告。透過別人誠實的忠告,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提醒,亦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本相。

摘錄自黃麗彰(2006),《情緒傷害的醫治》
pdf : 發現受苦意義的條件



沒有留言: